心理輔導面面觀之生命鬥士

[whohit]生命鬥士[/whohit]
人物:

亞偉當時只是三十出頭,初中畢業後便在一所公司飯堂內任職幫廚。他生性樂觀,並甘於平淡,從未想過轉換職業。

出事一刻:

結婚前夕,亞偉才發現腦部長了一顆畸形血管瘤。該瘤因靠近大動脈,不能動手術切除,但隨時會爆裂溢血而導致生命危險。大概個多月前,他感到頭部有點暈眩,左腿有點痠軟無力,檢查之下,竟驚聞此噩耗。

晴天霹靂

驗出這血管瘤後,醫生認為他不宜再做勞力工作。這消息仿如晴天霹靂,以他的教育水平,轉做文職工作談何容易!以後的人生路要怎走才成呢?

至死不渝的愛

這天,他躺在病床上,未婚妻子就坐在床邊。他流着淚對她說:『我今後不能照顧妳,給妳幸福的生活,我們還是解除婚約吧!妳趁着年輕,另覓理想的結婚對象好了。』她立時哭成淚人,但語氣卻堅定無比:『我倆的愛情是一生一世的。無論你的生命是長是短,我也會陪在你的身邊。』

完美配搭:

最後,他和未婚妻達成協議,婚禮如期舉行,婚後便「男主內、女主外」,妻子繼續在外間工作,他就在家裡料理家務。他燒得一手好菜,而且對清理廚具很有心得,當一名家庭主婦絕對難不倒他。這樣安排亦使妻子無後顧之憂,下班回家後便可安心休息。家庭經濟雖然緊絀,但尚能應付基本的生活需要。妻子亦無怨無悔,甘心樂意地肩負起家庭的經濟擔子。

積極人生、回饋社會:

亞偉病後加入了一個腦損病人互助組織。為重新融入社群,他經常參與該組織舉辦的各類活動,亦因而結識了一群同病相憐的會友。妻子有空時一定陪同他參加活動,並每次都充當義工,為其他會友提供協助。
後來亞偉更被羅致為執行委員會的成員,定期出席執委會的會議。初時他不習慣在眾人面前表達意見,每次發言都熱透耳背。他擔心這種壓力會加重病情,但久而久之,發覺病情不僅沒受影響,記憶力和分析力反有顯著的進步。

樂觀自信,對抗頑疾:

由發現血管瘤到如今,已有十多年的時間。現在,亞偉走路時仍步履不穩,但他看來越活越起勁,樣貌衣着都保持年輕趨時,說話時亦滿有自信。血管瘤雖仍存在,卻似乎阻擋不了他頑強的生存意志和熱愛生命的本性。他經常掛在嘴邊的是這句話:『與其為明天擔憂,倒不如積極面對今天。』當然,他妻子的功勞絶對不能抺殺。

後記:

這是一段腦損病人面對殘疾的掙扎過程、一首生死不渝的愛情協奏曲、一篇健康正面的人生訊息。以上不同的元素,結集成為一則感人至深的勵志故事,期望讀者能從中獲得啟發。

專家意見:

以上故事,正好印證了心情與疾病的微妙關係。不少研究指出,如果病人經常保持開朗積極的心情,絶對有利病者對抗頑疾。雖然未必可不藥而癒,但也可改善病情,待日後出現嶄新的醫療技術時,便有機會再度接受治療。

相反而言,如果患者經常怨天尤人,鬱鬱寡歡,或過份擔心,病情往往會加快轉壞。所以奉勸各位腦友,不要為疾病而擔憂,以致影響你日常的生活作息及身心健康。

此外,請盡量融入家庭及社區,例如嘗試參與家庭的大小事務。可能你因身體殘障而不能親力親為,但亦可給些意見,顯示你存在的價值。如身體狀況許可,亦可到病人互助組織擔當義工,協助其他病患者。這樣,不但可以得到精神寄託,更可獲得助人後所帶來的喜悅,心情也會放鬆不少。